这是个从来不缺情绪和故事的行业。做着亲子鉴定的八卦综艺《莫里秀》(The Maury Show) 已经热播近 30 年,足以证明观众对“戴绿帽”的故事还远没有腻味,而且依然焦虑。科学家则礼貌地将这种情况称作婚外父权(extra-pair paternity,EPP,即孩子的生父不是丈夫)。他们发现,在所有人群中,EPP 的发生频率大约是 1%。
这对有些人来说已经足够高了。“去做个亲子鉴定”是很多男性间互相调侃的话语。中国自 2005 年 DNA 鉴定向社会开放后,相关机构在各地生根发芽,所有心存疑虑的男人女人只要交上几千元,就能轻松得到答案。通过一些鉴定机构的客服微信,你可以很快学会“个人亲子鉴定如何偷偷采集样本”。
但知道真相之后呢?
在 2007 年,国家卫生部(现在的卫计委)出了一个政策,所有超生但没有准生证的孩子,都要补办出生医学证明,这就得做亲子鉴定。所以落实到地方后,从 2010 到 2016 年都是亲子鉴定的高峰期。年内的高峰肯定是寒暑假,很多孩子上学需要补办户口。春节后人也会多,过节时亲戚朋友见面,闲话很多,爱以亲子关系来调侃说事,挑拨到两人之间产生猜疑,也会形成一个高峰。
亲子鉴定:血缘对男性到底有多重要?
来做鉴定的人从 15 岁到 80 岁都有。除了司法上的需要,比如上户口,其他人都是抱着怀疑来的:爸爸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,或者妈妈怀孕了,不知道孩子是不是丈夫的。据我估算,为了落户来做鉴定的人,结果是排除(即非亲生)的比例在 1% 左右——这应该比较接近整个社会的情况。出于怀疑来做鉴定的排除概率就高很多,大概在 20% 左右。
男性在这是弱势群体
通常来做鉴定的都是父亲,尤其是父亲带着孩子。这些父亲做鉴定的时候很忐忑,总打电话问结果出来了没有。
他们的样本来了之后,第一步是 DNA 提取,第二步进行 PCR 扩增,第三步是上机检测,整个流程最快是五个小时。 身体上所有的组织——只要是含有细胞核的,都可以检测。血液、毛发、口腔拭子出结果最快,比较复杂的样本,比如烟头、牙刷、指甲、牙齿、骨骼,需要的时间更长。
选了加急鉴定的人,就在我这坐上五个小时。如果知道孩子是自己的,这些父亲会如释重负。他们做鉴定的目的,不是要证明老婆红杏出墙了,他们不是那么介意老婆有没有出轨。他们只想证明孩子是自己的,这是男性普遍的心理状态。
有个父亲,因为觉得孩子长得太好不像自己,吃了半年的抗抑郁药,知道孩子是亲生的之后,直接把药瓶扔了。
在亲子鉴定中,男性是弱势群体。一个母亲至少可以肯定是孩子是自己的,但是父亲可能就有怀疑,他们在心理上是处于弱势的。
女性最纠结的就是怀着的孩子是不是自己丈夫的。但孩子生出来后,女性就不纠结了——至少我们没有碰到反例。所以女性做的都是孕期鉴定,再决定要不要孩子。
当然,我指的是来做鉴定的男性处于弱势,至于所有的男性,他们一点也不弱。在中国这样一个以传统儒家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个国家里,他们尤其关注孩子是不是亲生的,也很正常。